李安的电影作品有哪些
李安的电影作品有哪些
豆瓣高分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李安的电影作品有哪些

李安的电影作品有哪些

李安的电影作品有哪些
豆瓣推荐
  • 片名: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 状态:更新至3集
  • 主演:乔·阿尔文,加内特·赫德兰,克里斯汀·斯图尔特,范·迪塞尔,李淳,麦肯兹·利,史蒂夫·马丁,克里斯·塔克,本·普拉特
  • 导演:李安
  • 年份:2016
  • 地区:美国,英国,中国大陆
  • 语言:英语
  • 归类:剧情/战争
  • 时长:113分钟
  • 首映:2016-11-11(中国大陆) / 2016-10-14(纽约电影节) / 2016-11-18(美国)
  • 更新:2024-04-23 07:19
  • 豆瓣:8.3
  • 更多:更多WEST列表推荐
风车免费动画风车电影李安的电影作品有哪些

观看列表

线路F - 高清HD-720P线路免费在线播放器
 倒序

片段预览

截图

  • 李安的电影作品有哪些 图1
  • 李安的电影作品有哪些 图2
  • 李安的电影作品有哪些 图3
  • 李安的电影作品有哪些 图4
  • 李安的电影作品有哪些 图5
  • 李安的电影作品有哪些 图6
  • 李安的电影作品有哪些 图7
  • 李安的电影作品有哪些 图8
  • 李安的电影作品有哪些 图9
  • 李安的电影作品有哪些 图10

影摘

李安的电影作品有哪些

个人评分:100(A++)
如果没有这个画面,这部电影可能不会如此饱受争议,但也多亏了这个画面,让电影本身成为了李安的一个耐人寻味的“现代”艺术试验。如果说《少年派》中李安将传统3D技术集而大成,那《中场》就是他向电影革命大师进发的探路石。这种革命性,完全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而是以这种技术为载体的电影语言上的探索革新。
不可否认,所谓的3D4k120帧超高清技术在《中场》中使用远远不够完美。毕竟每种摄影技术都有自己的擅长和局限,例如360度全景,纵观景深的大场面动作戏就是传统3D摄影技术的头牌,但类似的画面在高频下就是悲剧。别的不说,光是其中最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只要镜头一切全景,不加渲染的DVR高清实录效果毫无美感可言,反而把布景的虚假无限放大,分分钟让人出戏。而什么焦点切换,360度旋拍,这些艺术感染性极强的技术,在超纪实的风格下显得如此格格不入。更致命的是,在高清画面的反衬下,音质上的缺憾也暴露出来,音画在保真度上的不对称总给人不同步的错觉。开场不到十分钟,观感的不适几乎达到顶峰

第一遍光忙着看清晰度了,二刷才注意到电影说了什么。
作为一个备受争议的战争,已有无数的美国电影从各个角度反思对伊战争,《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大部分内容已经是陈词滥调(大概这就是为什么imdb只有7.1分)。作为一个华裔导演,李安应该不是想加入反战还是好战这个争议里,而是借这个故事表达他自己对人生的看法。
电影不停在两个不同的世界跳转,越清晰就越令人迷茫。这两种生活如此不同,不同到相互看对方都是滑稽的小丑。如果残酷的战争会给人造成心理创伤,整天自大自恋自以为是,一切以商业和娱乐为目的的生活是不是也会让人扭曲?
林恩本来是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小镇青年。他不信上帝,也不是民族主义。他按自己的方式为姐姐“伸张正义”,触犯了法律,不得不去参军。战场上的经历让他成长和学会敬畏。曾经因为冲动差点入狱的他一次次表现出超常的冷静,把队友从愤怒和失控的边缘拉回理智;他宠辱不惊,面对媒体诚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他断然拒绝想把他们的故事拍成propaganda的商人。
林恩选择回到战场不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上帝

3.5星,短评写不下写到影评里,拙见。
1. 3D不再为科幻服务,而是为镜头服务。这是不同导演对不同极致的追求,本质上讲,侯孝贤用胶片和李安用120帧是无差别的。无论是素颜还是3D,所追求的是符合李安自己对镜头展示给观众的预期和审美,技术革新也好,改写影史也罢,都是附加值。这件事的本身就好像你拿手机拍出的效果感觉总跟你从肉眼看的效果不同,你就想去改变一样。
2.不直接讲战争,通过拍电影不成、忆班长战死、情陷啦啦队美女、回战场抉择四条线讲比利林恩的改变或者说“成长”。但他为什么最后选择回伊拉克?也许这个原因就是这个故事的内在张力。所以又回归到另一问题,《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到底是不是反战?不是。

3.李安一贯的悲悯与针砭时弊。无论是《喜宴》《饮食男女》还是《断背山》,李安总在在提出大胆的问题的同时理解着这一现象的存在,所以我们总说李安具有东方精神之特点,这也更符合东方背景的偏好。
然而道理我都懂,那是否意味着我说《比利林恩中场战事》不好看,或者没那么好看,我就只配去看《爵迹》?
1.既然叫做中场战事

很多关于李安的电影研究中都提到,李安是一个相对温和的人,他没有决绝的也是激烈的情感表达,比如关于父亲,关于男同性恋。有人用儒家的中庸来定位他的故事的文化内核。与其说这是一种中庸,不如说这是一份李安式的妥协。在导演的传记中,他提到了关于曾经生活在国民党威权体制下的感受,一方面是感觉到的压抑和压制,一方面又生发出失去政治体制庇护的不安全感。如果蒋氏父子的政权,对台湾的大陆籍老兵意味着父亲的话,那么身为外省人的第二代的李安,显然一方面感受到来自父亲威严的权力钳制,一方面又担心失去父亲庇护的恐慌。所以在早期的父亲三部曲中,父子/父女之间的紧张关系,并未彻底解决,也并未彻底激化而分崩离析,总是获得了一定的缓冲,貌似矛盾与危机获得了化解,但实际上只是暂时的被搁置,或者说是双方都进行了某种妥协。这种妥协不是我认同了你,不是我认识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而是我尽管不同意你的生活方式和立场观点,但我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再争锋相对的辩个高下对错。不见得父亲真的就认同儿子的同性恋生活(《喜宴》)

本来以为是大主题的反战片,没想是这样真的得讲一个人的情绪,人们总是习惯于看热闹的世界,没有人关心一个普通人内心的汹涌澎湃
没有高潮的电影,没有任何大主题或输出价值观的电影,只是平凡真实的记录一个人的情绪,影评两极分化,从一定意义上说,既然然要比真实,怎么也比不过纪录片,李安是一直以来敬重与热爱的导演。比热爱王家卫还多一点点,我站李安
新街口万达真的不要太挤哦,看不了120帧,好歹也要看60帧的,清楚的看到演员的眼睛真的是有点恐怖,在伊拉克的战争,大概十来分钟吧,不要拍的太棒,以后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去新街口万达看电影

李安说,是因为用120帧/4K/3D才会选择拍摄比利林恩这本小说。看了电影之后,发现大师真是成不坑我小民。刨去技术层面,单看电影的故事,也是非常精彩的,当然,这离不开李安高超的导演功力。在人物情绪变化,挖掘内在精神世界的波澜,李安真的是一位无与伦比的大师,他把每个人物都塑造的非常真实,就像在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在努力的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情绪当中,尽量避免自己的失控。正是这种成功的人物塑造,撑起了这个情节十分简单的故事。
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并非主角,却是比利林恩的两位班长(感觉就像咱们八路的政委和团长),范迪塞尔柔和中的阳刚,何德兰的粗暴中的细腻,强烈的对冲,鲜明的反差却殊途同归。范迪塞尔的佛教信仰,精神上引领着初上战场的菜鸟比利,帮助他去认识自己,认识身边的人,枪战前对每一个人的“i love you”,被俘前极具灵性的“i am gone”,身负重伤抓住对手的枪救了比利,还有最让人不能忘记的小细节,在确认比利活着回来后才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以上这些,让我感觉到似乎戏份不多的范迪塞尔才是这个故事的灵魂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经典必看的剧情片 很久没在电影院里,看到这样的好电影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bamatg.com/dm/id-699.html

风车免费动画 推荐

 换一换

评论

共 39 条评论